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茶余饭后 (转载)莫伯治:嶺南建築泰斗
查看: 1441|回复: 3
go

(转载)莫伯治:嶺南建築泰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1#
发表于 2016-1-16 14: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6-1-16 20:02 编辑

360截图-2904500.jpg



360截图-2941015.jpg



360截图-2989921.jpg



360截图-3035406.jpg


360截图-3065765.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2#
发表于 2016-1-16 20: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6-1-16 20:18 编辑

360截图-3097750.jpg


360截图-3133546.jpg



360截图-3171906.jpg

360截图-3322953.jpg


360截图-3350718.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3#
发表于 2016-1-16 20: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6-1-17 15:05 编辑

360截图-3396000.jpg



360截图-3443546.jpg



360截图-3477531.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4#
发表于 2016-1-17 14: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2桃李 于 2016-1-17 14:42 编辑

纪念莫伯治大师诞辰百年


转自:中国建设报  时间:2014年12月9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莫伯治,一生建筑创作成就卓著,作品多达50余项,获得多种奖项。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他倡导的城市、建筑、园林合一的整体建筑观,适用高效、经济低耗、艺术美观合一的建筑创作原则及建筑创新空间非常宽阔的设计理念,对当今我国建筑创作与创新之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引领建筑新潮 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
  上个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到广州,有人问他最喜欢广州哪一座建筑,梁先生毫不迟疑地回答:“北园酒家。”设计者正是莫伯治。
  北园酒家充分体现了园林与建筑合一的创作理念。在设计中,莫伯治将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把中国庭院的设计巧妙地运用在建筑中,形成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同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学苏”的建筑形成鲜明对照,受到市民、游客和建筑学界的认可。莫伯治随后推出的广州泮溪酒家、白云山山庄旅社、双溪别墅等作品,也延续了同样风格——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空间通透、体型轻快、绿化丰盛,被称之为“岭南新建筑”。
  上个世纪70年代,广州又一次被建筑界“注视”,广交会会馆及配套设施的亮相,打破了建筑界在特殊历史时期万马齐喑的沉寂。这其中莫伯治设计的白云宾馆高33层,被认为是开风气之先的现代高层建筑。八九十年代,莫伯治更是佳作不断。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等均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惊叹和喝彩。
  莫伯治在回首将近半个世纪走过的建筑创作道路时,曾把自己的建筑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过程划分为岭南庭园与岭南建筑的结合、现代主义与岭南建筑的结合、表现主义的新探索3个阶段。在建筑创作的不同时期,虽然莫伯治作品的风格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着变化,但始终体现着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而这源自于他对地方文化、中华文化和当代世界先进文化长期、扎实的研究和把握。
  莫老几十年的创作实践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的过程。他不盲目抄袭,不赶时髦,不为一时的强势语言和理论所束缚,始终立足于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之上,站在文化创造的最前列。在纪念莫伯治大师诞辰1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昭奋说。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时匡认为,莫老的建筑创作既表现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现代精神,其创作构思没有局限于某一个主义或某一种手法,而是将岭南建筑与岭南园林、传统与现代,以至表现主义熔于一炉。在当下的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往往缺乏大智慧,缺乏像莫老这样具有的综合能力与全面修养。许多建筑师只立足于建筑的一张皮,而其内涵远远不够,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尊敬不够,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黄星元说,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建筑结合,这是需要我们研讨与思考的理论问题。建筑师,特别是青年建筑师应向莫老学习,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手头的建筑创作实践;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建筑创作的心得,形成自己的建筑创作理念。

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创新
  莫伯治是中国第二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大多数第二代建筑师的创作高潮都在“文革”前,“文革”后继续进行设计创作的也多为指导性。莫伯治恰恰相反,他仍旧活跃在建筑设计的第一线,而且不断推出引人注目的新作。他说:“艺术本身的发展和观念上的创新决不应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表现出一代大师不断革新、不断改变、不断探索的信念和勇气。
  “我与莫老是忘年之交。他一生创作不止,创新不止。临终前还在设计、设计、再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伯仁说
  莫伯治在几十年的建筑创作实践中,从岭南建筑、庭园的结合,到现代主义的引进,再到新的表现主义的尝试,不但互为增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而且在艺术上显得更为丰富多彩。
  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等创作和思考中,莫老为了强调它们的个性,表现它们特有的内涵,分别采用了特殊的造型和夸张的构图手法。
  在设计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时,莫伯治认为这是一座带有历史纪念性的建筑,透过它可以传递2000年的历史文化。他专门研究了中国古代的石阙、古埃及神庙的阙门等,力求寻找运用中外古典建筑风格的共性,如浑厚、沉着、庄重等。最终,作品以从构思到设计、从总体到局部遵循现代建筑的原则,又与历史文化的内涵沟通而有所突破。更为惊艳的是选材,博物馆的正面和内部墙面采用大量的与原有墓室结构材料类似的红砂岩。敢于使用这种价格便宜、色彩鲜明而庄重的石材,在当时国内建筑上很少见,而这源于莫伯治丰富的土木工程经验。博物馆建成后,好评如潮。“2000年,我在广州参观了红线女艺术中心,如果它是某位中青年建筑师的作品,那很容易理解,但它竟出自莫伯治之手,这不能不令人惊讶了。以前莫伯治设计的建筑基本上都采取方正的姿势,规矩、明确、容易辨清。红线女艺术中心的造型完全是另一个路数。里外上下、弯曲翻卷、空间绵延,变化无常。这是建筑艺术创作上的一次重大变法。而这时莫伯治已年逾八旬。试看今日之域中,高龄变法如莫伯治者能有几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焕加感慨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崔恺认为,莫老始终保持建筑创作的热情,他开放,不固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敢于拿来主义,这对当下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与启发作用。

淡泊名利 坚守职业操守
  莫伯治学养有素,待人真诚、详和,从不以长辈自居。无论是位居要职的领导、专家,还是刚刚入行的青年学生,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从不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他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文化修养和过人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被尊称为“莫伯”。
  “莫老平易近人,没架子,对晚辈关怀备至,其人格魅力体会很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栗德祥说。“莫老一生淡泊名利,人缘极好,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伯仁道。
  城市规划源于建筑,与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规划不好搞,做好城市规划难,坚持城市规划就更难。莫伯治曾任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原局长施红平说,莫老坚持做人的基本准则,耐得住寂寞,坚守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职业操守。莫老作设计要亲自下工地,骑车去现场看,对图纸提意见,在建筑和规划行业内起着举足轻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而当下,职业道德缺失已成为行业危机,学术成为谋生甚至谋取私利的手段,尊重学术
思想、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从业人员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品德。因此,要学习莫老做人的基本准则,这比寻求技术进步更重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5-1 05:41 , Processed in 0.08495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