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论坛原创区 浅谈一中历史(完) 作者:万虹 赖润华
查看: 2957|回复: 0
go

浅谈一中历史(完) 作者:万虹 赖润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3607 小时 
威望
40090  
金钱
37569  
最后登录
2016-1-14 
阅读权限
帖子
30859 
精华
积分
40090 
UID
4298 
1#
发表于 2010-11-30 18: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0-11-30 18:14 编辑

                                                                 传承,发展,再创新天地

       经历了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之后,作为原省市重点中学的广州一中,受到重创,元气大伤:原有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受到冲击甚至被迫害致死,工作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也意兴阑珊地改投其他非文化教育性质的行业;而学生们在高中毕业后一批又一批地加入“修理地球”的大军,从事简单而又繁重的体力劳动,根本看不到“读书好、文化高”的用途,在批判:“读书无用论”后又批判“读书做官论”“学而优则仕”的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中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文化教育重新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知识青年再也不必通过体力劳动的“改造”来证明自己的思想纯正!这振奋人心的重大变革自然直接影响到中学教育,1978年夏,广州市恢复重点中学招生,全市的初中毕业生均可凭实力考入重点中学高中就读,广州一中也是重点中学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市教育局领导是军队转业干部,对教育并不在行,也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将广州一中划定为荔湾区重点中学,使我校的生源质量受到地域的限制,师资及其它硬件的配置亦受到制肘。
       尽管如此,广州一中的历任校领导、全体科任老师,以及自1978年始每一年考进一中的同学们,都能全力以赴、共创佳绩。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批批的中青年教师从全国各地、全省各地调到广州一中,他们当中,有在农村进行过“劳动改造”的文革前大学毕业生,有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成长为“乡村教师”的“老三届”中学毕业生,还有在文革期间能够当上大学“工农兵学员”的幸运儿。这些教师正当壮年,深感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全部一心扑在了广州一中的教育教学事业上,并凭他们的强劲的责任心与工作能力,迅速成为广州一中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就是后来成为一中语文科组长的陆元信老师,后来成为一中语文科组长及市《中学语文学习》报编辑的钟应星老师,后来成为一中历史科组长、再成为广州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的周鼎勋老师,后来成为一中地理科组长的黄宝芝老师,后来成为一中艺术科组长的崔汉超老师,后来成为一中英语科副组长、再成为一中教导处副主任的周毅老师等等。他们在短短几年间,在一中老一辈优秀教师何岳英、王桂安、陈克吾、谢国生、冼其正、何朋星、黄稼昌、刘治瑜、曹梅仙、余镇冰、陈顺光等人的带领与领导下,业务水平突飞猛进,使一中各学科的师资队伍很快就结束了青黄不接的尴尬期。
       而70年代中毕业于师范学校,分配到一中担任政治辅导员或学科教员的青年人中,有一些已在文革期间或文革结束时转投其它行业;能够坚守在教育战线的都堪称爱校爱生的典型,他们意识到自己业务基础的不足,都纷纷考回各级师范院校进修本科文凭。他们一边坚守工作岗位,一边修读专业课程,努力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充分体现出八十年代知识青年的风采。踏入90年代中后期,他们已成为一中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其代表人物有成长为副校长的冼健雄,成为生物科组长的林绍亨、成为政治科组长的谢彩凤、成为初中部级组长的任菊芬,等等。
       1982年夏,恢复全国高考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广州一中每年都能接收到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生:
       1982年,历史科何琼(现任广州市教研室历史科科长、教研员),地理科梁华红(后调到市16中学);
       1983年,数学科容刚(一中计算机管理第一任负责人,后移居海外),数学科龚剑能(一中79届校友,现任一中初中部教导处副主任);
       1984年,历史科杨穗福(现任一中教研督导室主任),化学科屈兆文(后移居海外);
1985年,语文科赖润华(一中80届校友,曾任语文科组长,现任一中教研督导室副主任),英语科邵莉香,化学科张斌(一中计算机管理第二任负责人,后转行);
        1986年,生物科谭梅(现任一中高中部学生处主任);
        1987年,地理科张永新(现任一中地理科组长);
。。。。。。
       到了90年代乃至踏入了二十一世纪,来一中报到、求职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更是逐年增多,其中不乏从一中毕业、读完大学又回来报效一中的优秀生。这反映出我国教育事业的日益兴旺发达,同时亦说明广州一中的师资力量日益壮大且充满活力,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正是有了这一批又一批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有活力的教育教学力量不断地补充到一中的师资队伍中,才使一中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使一中的教育教学得以发展。
       而一中的历任掌舵人也在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他们各有工作特色,都怀有同一个工作目标——打造一中品牌。他们是重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周自强校长(1978-1981年在任);作风稳健的徐景濂校长(1981-1984年在任);锐意创新的麦志良校长(1984-1989年在任);善于发挥教师积极性的黎心祥校长(1989-1995年在任);崇尚“无为而治”的谭源校长(1995-2002年在任),继往开来、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廖晓翔校长(2002-2010年在任)。在他们及历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广州一中在条件不太优越的情况下稳步发展,创出自己的一片晴空:
       1994年,广州一中通过评审,成为广州市首批“省一级学校”;
       2002年,广州一中通过省一级学校第二轮复评,再次确认为“省一级学校”;
       2006年,广州一中通过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初评;
       2007年,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同时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复评,正式挂牌成为广州市第一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如前所述,尽管广州一中在广州市中学的排名中已有所下降,不再像50、60年代那样辉煌,但由于学校领导有方,抓教育质量的思想明确,全体任课老师艰苦努力,在学学生刻苦钻研,分秒必争,这20年来,广州一中的教育质量,培养出来的人材,还是应该受到称赞的。例如:1980-1982年这三年中,中国科技大学每年在广东招生12名,该校派驻广东招生的负责人经过深入了解,选定我校的优秀生作为他们的招收对象。所以,杨毅、许赞华、李小樑、张峥、刘皓行和洪博洋等在当年高考中考分在全省名列前茅的,都被科技大学录取了(这几位同学现在都成为所学专业的骨干,在国内外的科研机构为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又例如:1982年我校高中只有280多名学生毕业(六个教学班)并参加高考,作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的广州中山大学就在我校录取了33名学生。高考分在全省名列前茅的理科生谢雯、冯兆生,文科生陈海帆、林丽华等都进入了中大深造,目前,他们已是各行各业栋梁之才了。(陈海帆同学是澳门特区政府的身份证明局副局长)。又例如:1985年,我校理科生黄志雄高考数学单科成绩全省第一(班主任是陈国信老师)因为当时对高考状元没有近几年这种宣传气氛,社会上不太了解而已。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除了锐意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曾喆这个舍己救人英雄的出现,就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
       曾喆是88届初中校友。1988年随同家人移居美国,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遭举世惊恐的恐怖袭击时,曾喆当时并不在世贸中心,但他主动地跑回自己的办公室,拿起救护用品后冲入灰石与浓烟笼罩着的火灾现场,协助医护人员一道抢救伤者。在这个过程中不幸被世贸中心大楼倒塌时压倒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纽约各界人士一致公认他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和行为感天动地,是华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校的课外科技活动也在蓬勃开展,开出灿烂之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2001年黎俊翔同学在德国参加中学生海模竞赛获世界亚军。2004年池锦烨同学获冠军,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1990年7月的某一天,广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学各学科的教研会会长会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教研会的会长(也称理事长或主任委员)都参加了,当时的市教委(广州市教育部门的主管结构)叶世雄主任一看名单,见数学、物理、和历史三科教研会的第一把手谢国生、黄稼昌和周鼎勋都是广州一中的老师,惊奇地说:广州一中的师资力量很强啊!”
       从1990年至2007年,广州一中连续18年获颁“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获得这个奖项的持续时间之久是广州市同类型学校中极为少有的,这说明广州市第一中学在历任领导、历代老师、历届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具备了坚实的根基、雄厚的实力。
       继承优良传统,为的是发展美好未来。愿我们的母校永葆青春!

                                                                                                                         2010-11-25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5-4 04:58 , Processed in 0.090251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