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查看: 2964|回复: 3
go

春联的来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181 小时 
威望
11163  
金钱
8927  
最后登录
2017-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343 
精华
积分
11163 
UID
4339 
1#
发表于 2016-2-13 16: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喻 彬
  春联,俗名叫“对子”、“对联”、“门对”、“门联”、“春贴”等,雅名叫“楹联”。春联是我国古代汉族的民俗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春联的第一个来源是辟邪的桃符,王安石在其《元日》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和“旧符”就是最早的春联的雏形。从周朝开始,民间每逢过年,人们在大门左右两旁悬挂着长方形的桃木板,板上写着辟邪的字符。据《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直到五代时期,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写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蜀梼杌》所载:“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说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作下了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对此,《宋史·蜀世家》有所记载。从宋代开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春联”。明代开始在民间广泛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了极大地提高。
  春联的第二个来源是祈福的春贴,春贴又叫“春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人们在每年的立春日,用彩色纸剪成“宜春”两个字,张贴在门柱上,或将吉祥性的单句写在纸上,贴在门楣上。南北朝时期梁朝的笔记体文集《荆楚岁时记》中写道,当时立春日,湘、鄂两地民众用彩色的绸布剪成燕子的形状戴在头上,写“宜春”二字贴在家中。有专家认为,这种宜春帖,就是现在的春条、横批的最初原型。
  春联的第三个来源是延祥诗,延祥诗又叫春帖子、春帖子词、帖子词。我国古代朝廷每逢立春,翰林院的文人学士就要写延祥诗进献,这些延祥诗张贴在宫门以及宫苑各殿堂楼阁上,宋朝时尤为盛行。一些成对的联句后来也就成了春联的一种。其内容以写景状物、歌颂升平或寓意规谏为主,多为五言、七言绝句,文字工整、言辞华丽。宋人周煇的笔记《清波杂志》,就写到欧阳修、苏轼的延祥诗以规谏为主,司马光则作出楷式。
  将桃符写在大红纸上是从明朝开始,从那时起桃符改称 “春帖”。贴春联的习俗也在明朝开始广泛盛行。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明朝初年的一个除夕,明太祖朱元璋在都城金陵(今南京)微服出行,发现一剦猪的人家门口没贴春联,便询问原委,剦猪者说自己不会字,也找不到人写。朱元璋挥毫为之题写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契合、幽默风趣。此后,民间过春节贴春联便蔚然成风,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图片说明)
  春花怒放 许固令
    □王 选

喻 彬


(《春联的来历》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2#
发表于 2016-2-14 10:19 |只看该作者

360截图-929515.jpg



360截图-950937.jpg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1959 小时 
威望
20784  
金钱
17323  
最后登录
2016-11-9 
阅读权限
帖子
16781 
精华
积分
20784 
UID
114103 
3#
发表于 2016-2-19 16:33 |只看该作者
69届新生 发表于 2016-2-13 16:34
□喻 彬
  春联,俗名叫“对子”、“对联”、“门对”、“门联”、“春贴”等,雅名叫“楹联”。春联是我 ...

校友会应年年举行对联有奖征集作校庆之用,为弘扬中国文化添砖盖瓦.区区个老三届征集主题都排山倒海投稿,校庆一年一度,正能量.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2312 小时 
威望
18483  
金钱
12131  
最后登录
2020-7-30 
阅读权限
帖子
6418 
精华
积分
18483 
UID
53 
4#
发表于 2016-2-20 15:06 |只看该作者

360截图-2879375.jp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5-2 18:47 , Processed in 0.08955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