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搜索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论坛 论坛原创区 我曾经是“知青”(转发)
楼主: 嘉嘉
go

我曾经是“知青”(转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16#
发表于 2014-1-30 14:34 |显示全部帖子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4-1-30 10:41
知青现象,是一种社会的倒退。近几百年来世界的进步,其中一个特征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把越来越多的农 ...

站长的分析非常正确.被剥夺了青春的知青心里的痛苦是无法诉说的,也是无法补偿的.当然现在也没有谁会补偿.这是很痛苦的经历.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17#
发表于 2014-1-30 14:3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4-1-30 14:47 编辑

插队第一个春节过后,我和阿牛向生产队提出自己开伙,我的“三同”生活也就结束了。




贫困


我和阿牛开始了独立生活。靠的是积聚了一定数量的柴草,靠的是半年内按月定量供应的口粮,当然,还有钱。

当时规定,从到达目的地开始,半年内每个知青每人每月发放九块钱的生活补贴。至于半年之后呢,我相信参加生产劳动是一定有报酬的,只不过我们的报酬不叫工资而叫做工分吧。农民一家大小都能过来,我自己养活自己还有问题吗?因此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没有任何顾虑,阿牛也没有,一般知青都没有。

海哥说过,我们这地方不会饿着,但钱呢?当时海哥只给了我们一个省略号。然而没过多久,现实生活就为海哥留给我们的省略号填充了具体的内容。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18#
发表于 2014-1-30 14:41 |显示全部帖子

有一天,村民福哥向我提出要借五毛钱,说是要带他的“妇娘”到“街”上的公社卫生院看病。借五毛钱去镇上看病?没错,这并不是神话。那时我们这一带已经实施合作医疗制度,村民到公社卫生院看病,只要带上大队医疗站签发的记账单,再交上五分钱挂号费就可以免费就诊取药了。至于来回路途以及候诊造成误餐,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红石到公社圩场没有公共交通车,过往车很不准时,如果客满了你遇上班车也上不了,而且要到我们挑担歇脚的黄岭亭去等,而从村里走到黄岭亭,总路程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下乡插队两年多甚至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我没有听说过哪一位红石人是坐公共汽车到公社镇上的。倒是墟镇上供销社营业的那家饭店对农民有特别的服务:农民不吃商品粮,一般没有粮票,但可以带上一点大米交售给饭店,比如交售一斤大米折一毛三分钱,而饭店卖两碗汤米粉应收六两粮票两毛四分钱,则农民再补交一毛一分钱,就可以吃上这两碗汤米粉同时领回四两粮票了(当然,如果农民交的大米刚好是六两,六两大米折算值八分钱,则要两碗米粉就要补交一毛六分钱)。这样,福哥凭借五毛钱赴街就医的计划是顺理成章的。

凭着我每个月九块钱的生活补贴,我二话没说就掏钱给他了。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19#
发表于 2014-2-1 00:35 |显示全部帖子

福哥走后,金叔对我说:“你怎么借钱给他呀?”

我茫然了:借五毛钱算什么大事啊,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别的名堂吗?我忍不住反问金叔:“怎么啦?他不是去看病?”

金叔迟迟疑疑地说:“那倒不至于吧。——不过他家是老超支户,经常依赖借钱过日子,生产队都不借支给他的。他实在没有能力还钱哪!”

原来,福哥孩子多,最小的孩子才刚会走路,妻子又多病,他自己不是强劳力,又没有什么特长。两口子一年到头的工分值,折算起来还不够抵偿分配了的实物,更别说还旧债了。周而复此,日子一长,连福哥自己都没信心了,于是有点儿得过且过,成了村里头号的超支户。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同情他的。不就是五毛钱吗,算是帮福哥一回吧。

然而,福哥开了头,接着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理由是多种的,买煤油啦,碾米啦……不仅福哥,其他村民也隔三差五地找我和阿牛借钱。数量不多,不过就那么三五角钱,只要借得上,两毛钱也有人借,因为这已经可以买一斤煤油了。而“借”钱是没有偿还期的,最怕是遇到债务人有什么理由给你送点青菜啦一把花生啦,或者请你吃点什么啦等等,那你就别想再提还钱的事了。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0#
发表于 2014-2-1 00:36 |显示全部帖子

半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不再有生活补贴了。金钱的压力立刻突显在我们面前。像碾米,买煤油,买盐,看病的挂号费,甚至向外寄信的邮费等等,以往对我来说,这算什么开支呀,但这时统统成了我面临的难题,其意义不啻成了国家预算!套一句时下的话,没有钱真是万万不能啊!

我们过日子也要钱哪!这个现实问题现在明明白白摆在了我和阿牛的面前。我们想,农民不是记工分吗?我们的工分呢?

我问会计欧哥,村民和我们的工分什么时候能够结算呢?是否和城里人发工资一样也按月进行?或者应该多长时间结算一次呢?欧哥解答说,我们的工分一年只结算一次,而且只在秋收以后。换一句话说,我们这里的农民是一年发一回“工资”。那平时怎么办呢?总有自己不能自给自足而需要花钱的地方呀。

欧哥回答:“那还不是向生产队借支!”

“那我也借个十块八块的吧,”我顺势说,但立即发现我要借的数目有如天文数字,“要不,三块五块也行。”

欧哥摇摇头:“生产队现在没有钱啊,等有钱再说罢。”

怎么会没有钱呢?

点评

依慈  南海工副业多大队生产队信用社(凭证眀)随时可借銭,但山区就伯父老婆___百无.  发表于 2014-2-1 11:14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1#
发表于 2014-2-19 18:50 |显示全部帖子

   原来,我们生产队劳动工分的分值低。

   我们生产队的劳动力每年评一次工分,只有生产队长阿堂一个人是10分,因为他壮实有如蛮牛而且似乎对于农活无所不能,他的分值最高,谁也没有意见。接下来最高的也不过9.5分;19位劳动力中最低的只有6.5分。这个评分值是“底分”,是早工、上下午工三段的总分,如果不开早工,则要扣除20%。以阿堂为例,如果早工时不出勤,则他一天下来就只记8分。“双夏”时常要开夜工,开夜工的时候加记20%,同样是阿堂,早午晚夜工都出勤时便有12分。

   好不容易到了第一年秋后,会计一算账,每10工分只值四毛六分钱!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2#
发表于 2014-2-19 18:5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嘉嘉 于 2014-2-19 18:53 编辑

   先看看底分最高的阿堂吧。阿堂两夫妇劳动,要养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还不满周岁。即如阿堂一年出勤350天,每天都记满10分,再加30天夜工多记600分,那也只有4100个工分。而每年出勤350天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理念而已,人不是机器,难免大大小小有病痛,更说不清的是每个农家总免不了因没完没了的家事(例如碾米、“寻柴”)而误工缺勤,生产队年内也一定要因此安排“公众假期”的。退一步说,就算阿堂一年做足了4000分,也不过184元;再算上他的妻子吧,她名义上是出勤一天记8.5分(这是女劳力最高的工分值),女劳动力要操持家务,生产队安排“早工”时,女劳力基本是缺勤的,因为她要做家务:做饭啦,著猪食啦,喂鸡淋菜啦等等。缺了早工,就最多只有6.8分了。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大人照顾,孩子大了,上学需要费用……一年下来,也不过2100分,96.6。就是说,阿堂两口子一年的“工资”算足了也不过200元。而他们一家铁定扣除的开支则有:

   两位成人劳动力的口粮(稻谷)1400斤,三个孩子口粮1200斤。那时国家向农民收购的稻谷余粮价格是9.8100斤,2600斤稻谷就值254.8元!

   还有杂粮呢?食油呢?副食(例如年中生产队分过的猪肉)呢?

Rank: 7Rank: 7Rank: 7

在线时间
876 小时 
威望
13859  
金钱
10550  
最后登录
2017-5-24 
阅读权限
帖子
9075 
精华
积分
13859 
UID
17077 
23#
发表于 2014-2-19 18:55 |显示全部帖子

   这是生产队会计算的账。说来惭愧,我始终没能参透个中原理,不知道自己种的稻谷为什么自己买不起。或许,在一般人心目中,会计账是一个你永远赢不了的数字游戏吧。

   此外,小农具、家里其他用具(小如煤油火柴等都不是自己能生产的)。都是不能缺少的开销。更遑论房子维修、生活用具的更替了。

   即使实力最强的金叔一家,三个劳动力全年可以做下8000分,也只是368元。平常情况下是勉强维持吧。

   一般的农户也就是一个劳力供养一个人,劳力年工分平均不足3000分不到140元。这样算来,不超支的农户就所剩无几了。

   我这里冗长的列举,还只是1969年的数字,而这一年还算较好的,到了1970年,我们生产队的结算工分值每10分只有三毛八分钱!

   “超支户”多,就更使工分值成为数字游戏了。

   我因为一个人劳动一个人生活,账上总算还有剩余的分值。面对公布的盈余,队里却没有现金兑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Archiver|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 ( 粤ICP备08104060号 )

GMT+8, 2024-5-17 16:53 , Processed in 0.0761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