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莽山风光 [打印本页]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6 23:58     标题: 莽山风光

IMG_1745 yz.jpg

图片附件: IMG_1745 yz.jpg (2011-8-26 23:58, 273.0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c4OHxhMzlkN2M2MH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7 00:02

IMG_1683 yz.jpg

图片附件: IMG_1683 yz.jpg (2011-8-27 00:01, 309.5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c4OXxmYzkwNTlmZn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7 00:05

IMG_1811 yz.jpg

图片附件: IMG_1811 yz.jpg (2011-8-27 00:05, 165.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c5MHwzNDBhN2E4NH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1-8-27 00:23

好有層次!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7 00:23

IMG_1781 yz.jpg

图片附件: IMG_1781 yz.jpg (2011-8-27 00:23, 239.5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c5MXxlODczMTkyNn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鄧允根    时间: 2011-8-27 05:11

好作品!有中國國畫的風格,其中尤以第二、第四兩幅生命氣息較濃。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7 09:59

鄧允根 发表于 2011-8-27 05:11
好作品!有中國國畫的風格,其中尤以第二、第四兩幅生命氣息較濃。

受老学长表扬,很开心!诚谢!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7 10:00

IMG_1786 yz.jpg

图片附件: IMG_1786 yz.jpg (2011-8-27 10:00, 239.58 KB) / 下载次数 2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c5MnxkZmQyNDBiNH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PPA    时间: 2011-8-27 13:46

看上去很舒服,可能是色彩的原故吧,且层次分明,有真实感。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8-27 20:29

好棒.gif

图片附件: 好棒.gif (2011-8-27 20:29, 9.2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MHxmNDkyNDc5Yn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7 20:41

PPA 发表于 2011-8-27 13:46
看上去很舒服,可能是色彩的原故吧,且层次分明,有真实感。

亲临其境更壮美.


作者: PPA    时间: 2011-8-27 21:06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8-27 20:41
亲临其境更壮美.

有机会的,到时请你当向导。
作者: pll    时间: 2011-8-27 22:51

莽山风光美值得游
作者: 聪聪    时间: 2011-8-27 23:12

真美!可惜未能成行。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8-28 15:36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8-28 15:37 编辑

回复 映色轻悠 的帖子

                          云深不知处



    心醉了……


    海天一色。大海湛蓝辽阔无穷无尽,浪涛翻滚飞腾千堆白雪。天上怎会有海?原来海在云深不知处。苍穹广鹜,云海飘渺,传说中的天庭莫非便坐落于此?玉帝和王母便是在此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惜未能闻仙乐飘飘。


    目眩神迷之际从仙境折返人间,横看是岭侧望有峰。云雾缭绕中层峦叠嶂,连绵不断;烟波浩渺间奇峰峭壁,直插云霄。千沟复万壑,古木重叠翠,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如此仙景,好不教人心往神驰。


    虽说空山不见人,然而白云深处有人家。多年前就曾听说这座深不可测的古老大山流传着一个抢亲传说:山里住着一个与世隔绝的母系氏族族群,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的恶果,专门从外来游客当中物色男子,猎取3-5年后逐出。因此出游时男士皆被忠告不可单独外游。诡异的传说陡然间为莽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莽山,谁来为你撩开神秘的面纱?


    心动了……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8 18:00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如超版好文采!
谢美妙顶文!
心动了...?也想入莽山?也想参抢?......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8 18:02

蓝松 yzfd.jpg

图片附件: 蓝松 yzfd.jpg (2011-8-28 18:02, 200.5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MnwxMDY1NzQzNH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8 18:08

华南五针松(又名广东松),主要生长在南岭山脉(莽山).

IMG_1531 xx.jpg


图片附件: IMG_1531 xx.jpg (2011-8-28 18:07, 299.1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M3wzZjY2OGQ4OH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28 18:12

广东南岭迎客松

照片paowu 078 xx.jpg


图片附件: 照片paowu 078 xx.jpg (2011-8-28 18:12, 231.4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NHwxNGExYmQ1OH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8-28 21:22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8-28 23:06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8-28 18:00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如超版好文采!


      “参抢”一词造得精准。叫你这一说我还真有点摩拳擦掌了,看看有没有顺风车坐也好嘛(执死鸡都好吖
      这么美的景色谁看了都会心动的。
      楼主的靓图若是配上美文那就完美了,可惜我水平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抱歉。若是我们彭大哥能出手相助(彭大哥咏物写景均是入木三分,情景交融),即可大收锦上添花之效。就不知道楼主请不请得动彭大哥了。要不下次见到彭大哥, 我使劲地打躬作揖、央着求着看看能不能打动彭大哥。全看你的造化了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8-30 08:20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8-30 08:27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8-28 18:08
华南五针松(又名广东松),主要生长在南岭山脉(莽山).


      呵呵,看来是要严刑逼供才能让楼主把藏匿于保险箱内的“私己”拿出来晒晒。不过我觉得楼主应把那篇《蓝色的松》附在“华南五针松”那幅图的下面,图和文可以相得益彰。以前只知道有“枫叶红了的时候”、水杉深秋变金黄,现在才知道还有这么奇特的蓝松。谢谢楼主介绍。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30 12:51

本帖最后由 映色轻悠 于 2011-8-30 13:07 编辑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冬天肉眼看广东蓝松(华南五针松),颜色也不太象传统认知的蓝,我觉得应该是七色中(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青色.
附下图供参考.下图的松-枯二荣,上荣为青松,下荣则为蓝松(眼感为粉青色)
照片paowu 072 xx.jpg
(傻瓜机06年冬摄于南岭山脉)




图片附件: 照片paowu 072 xx.jpg (2011-8-30 12:51, 216.6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yM3w0NTAzM2ZmMn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8-30 14:32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8-30 14:47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8-30 12:51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冬天肉眼看广东蓝松(华南五针松),颜色也不太象传统认知的蓝,我觉得应该是七色中(赤橙 ...


分得清,明显跟树的绿不一样,只是不经提点不知有蓝色的松树而已。
哈哈,原来楼主也有傻瓜的时候。不过傻得不错。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8-31 08:27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8-31 08:27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8-28 18:12
广东南岭迎客松


迎客松经常在画家的作品中看到。请教楼主,你这幅迎客松是不是就是我们以前在画上所见的那种?也属蓝松吗?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31 10:41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画作者画迎客松,通常以黄山迎客松为蓝本加想象而作.而南岭迎客松是纯自然生长,俺拍时遇阴寒天,光线很暗,只好就树形拍成剪影.此树也是华南五针松(广东松).
听说该迎客松在前年被冰雪打残了,雄姿难复了,惜哉!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31 11:10

《资料》
      广东松,独踞南粤第一峰 (摘录)(金羊网 2005-12-13 14:45:11 )   陈培栋
     黄山松的名气广为人知,广东松的身价则可能知者不多。地球上惟一的一块广东松生长地,是在粤北的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海拔1902米的石坑崆,砏岩险峻,是广东第一高峰。
     站在高高的石坑崆上,眺望周围的悬崖峭壁,迎风而立的都是广东松,可与黄山松媲美。古劲的广东松原始森林,幸存面积为1300多公顷。古松的林相颜色,随季节而变化,春天翠黄,冬日粉蓝。尤其是下雪时分,登上高山之颠,眼下的林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气势磅礴.当北方寒流大举南下,高山上的广东松银装素裹,像冰雕玉簪。这种南粤难得的雪景,不知谋杀了摄影发烧友多少胶卷。
      广东松为什么惟独生长在广东第一峰?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年洪水泛滥,岭南的草木全被淹死,哀鸿遍野。南岭山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留五撇胡子,叫五针松(松叶五针一束);二儿子留三撇胡子,叫马尾松(松叶三针一束);三儿子留两撇胡子,叫南亚松(松叶两针一束)。南岭山王为了恢复植被,安民定国,就把大儿子留在山上,二儿子派到岭南大地,三儿子渡过琼州海峡,到海南岛去帮助当地百姓植树造林。所以,现在海南岛生长的松树都是两针一束的南亚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生长的松树是两至三针一束的马尾松,踞守南岭高峰的是广东五针松。
     传说归传说,但五针松仅生长在南岭高峰,确是事实。在粤北乳阳林区,多数生长在海拔800至16摘00米的山地上;在海拔1000至1800米的陡峭阳坡和孤峰上,有成片的纯林;在海拔900米的大东山岩坑顶有一片广东松,胸径一米以上的大树有40多棵,其中最大一棵胸围4.7米,树高28米,树龄逾300年。有一棵高达30多米的广东松,已进入高龄,树皮已经发红,用手轻轻一摸,就会自动剥落一大块。松树本来可以飞籽成林,但在广东松的林子里,却很难找到一株小广东松。据行家说,人工造林成活也难。因此,广东松的繁殖工作,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广东松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又名华南五针松,松科常绿大乔木。因叶子五针一束而得名,长3.5-7厘米,叶背有白色线条。球果圆柱状卵形,长4-9厘米。
      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乳源县、阳山县和连州市境内,总面积为5万公顷,有维管束植物2014种,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保护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南方生物物种的发祥地和集中地。这些原生林和亚洲许多热带森林一样,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变迁得以保存下来,是人类宝贵的生物遗产。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8-31 11:13

本帖最后由 映色轻悠 于 2011-8-31 11:15 编辑

站在广东第一峰上远眺(石坑崆1902米)
照片paowu 056 xx.jpg


图片附件: 照片paowu 056 xx.jpg (2011-8-31 11:13, 202.3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1MHw2ZGUxMWRhNXwxNzE4NjE1ODgwfDA%3D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8-31 19:29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8-31 19:29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8-31 11:10
《资料》
      广东松,独踞南粤第一峰 (摘录)(金羊网 2005-12-13 14:45:11 )   陈培栋
     黄山松的名 ...


谢谢楼主,这样很好,附上详细资料,这样我们既可欣赏美图,也能增广见闻,一举两得。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1-9-2 16:39

莽山在哪里?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9-2 17:33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湖南郴州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9-2 17:45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南岭山脉北麓,在湖南省宜章县南部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珠江的发源地之一。
广东最高峰石坑崆(1902米)(湖南则称猛坑石)也在南岭山脉,属粤湘共有,它在南岭公园内,也在莽山公园内.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9-2 21:28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呵呵,对不起了,学姐,是我搞错了,听楼主的,他对。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9-2 22:16

如梦令 发表于 2011-9-2 17:33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湖南郴州

没有错啊!
莽山所处的宜章县属郴州管辖.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9-3 10:08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9-3 10:09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9-2 22:16
没有错啊!
莽山所处的宜章县属郴州管辖.


都怨你!不肯认认真真地写篇游记,要不然怎样的山怎样的峰怎样的云怎样的树怎样的地域怎样的植被我们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象你现在这样一会儿挤一点的,害我也搞迷糊了。如今没吃猪脑,人脑赶不上猪脑好使了。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9-3 12:33

如梦令 发表于 2011-9-3 10:08
都怨你!不肯认认真真地写篇游记,要不然怎样的山怎样的峰怎样的云怎样的树怎样的地域怎样的植被 ...

做嘛要写游记呢,身临美境,语言与文字都会贫乏.即便是拍回的相片也远不及亲感.贴上论坛与众分享.好让各自充分发挥想象力.如能共鸣,自会有人亲跑一趟.......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9-5 07:24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9-5 07:26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9-3 12:33
做嘛要写游记呢,身临美境,语言与文字都会贫乏.即便是拍回的相片也远不及亲感.贴上论坛与众分享.好让各自充 ...


跑得动的当然没问题,跑不动的呢?你就不能多一点“为人民服务”思想?再说加点描述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的作品,不是更容易引起共鸣吗?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9-5 19:40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同游一地,文采好的人,总能绘声绘色,天花乱坠,很容易起"误导"作用,而影像则不同,到此一游的相片与摄影佳作的区别主要只是在于视角、光影、色调和气象方面.这几年,俺因冲动所去之地皆是由摄作引导.从不会受导于散文游记.比如小东江奇雾.两年四趟全为实地真景.足不出户,尽观天下(文字和影像)真的不过瘾.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9-5 22:39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9-5 22:39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9-5 19:40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同游一地,文采好的人,总能绘声绘色,天花乱坠,很容易起"误导"作用,而影像则不同,到此一 ...


实有抬高自己、踩低别人之嫌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9-5 22:53

如梦令 发表于 2011-9-5 22:39
实有抬高自己、踩低别人之嫌

??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9-5 23:20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9-5 23:20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9-5 22:53
??


那不是啊?你后妻都大行其道、招摇过市了,别人不说你移花接木、偷天换日,你反倒说人家天花乱坠、误导。哼
作者: 映色轻悠    时间: 2011-9-6 22:57

本帖最后由 映色轻悠 于 2011-9-7 00:01 编辑
如梦令 发表于 2011-9-5 23:20
那不是啊?你后妻都大行其道、招摇过市了,别人不说你移花接木、偷天换日,你反倒说人家天花乱坠、误导 ...


那俺就引用《滕王阁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仙)人之旧馆。层台(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今年季春,俺在赣水边(滕王阁)蹲了好几天,怎么也找不到以上妙文之感,相机在包里静躺也懒浮头.......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1-9-6 23:40

本帖最后由 如梦令 于 2011-9-6 23:41 编辑
映色轻悠 发表于 2011-9-6 22:57
那俺就引用《滕王阁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 ...


干嘛,抛书包啊?
100年后再上莽山,肯定也找不到你图中的美景啦,没看凤凰的虹桥都变成天安门了吗?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www.gzyzxyh.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