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标题: 怀念六.二三路的骑楼及大钟楼 [打印本页]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3 13:40     标题: 怀念六.二三路的骑楼及大钟楼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3-6-24 00:23 编辑

记得上中学时,每天返学的路上,有同学从清平路开始,叫上要好的同学三三俩俩地一齐返学,途中主要是走在有骑楼的六.二三路。长长的六.二三路骑楼给予了我们难忘的回忆,因为有了骑楼夏天不用晒着,暴风雨不用淋着。
623路2.jpg


623路.jpg





骑楼.jpg



我家是四层的建筑物,当年上天台可以睇见文化公园和白云山,更听到大钟楼的钟声。而返乡下就在大钟楼的对面码头坐船。


大钟楼.jpg


大钟楼3.jpg






图片附件: 骑楼.jpg (2013-6-23 13:41, 64.3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MTN8MzE3MTBjZGJ8MTcxODU4OTMzNXww



图片附件: 大钟楼3.jpg (2013-6-23 13:42, 33.0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MTR8MmYzYTFjYzR8MTcxODU4OTMzNXww



图片附件: 623路.jpg (2013-6-24 00:20, 44.9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NTF8NDVmZTkzY2V8MTcxODU4OTMzNXww



图片附件: 623路2.jpg (2013-6-24 00:20, 172.6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NTJ8NjhiMjA3YmR8MTcxODU4OTMzNXww



图片附件: 大钟楼.jpg (2013-6-24 00:22, 136.0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NTN8OWY4NzRjOTF8MTcxODU4OTMzNXww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3-6-23 14:03

真的很怀念广州的骑楼马路。我读小学时走完整条恩宁路,也不用避雨避太阳的。但是现在的建筑风格再也没有新的骑楼建筑物。很遗憾。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3-6-23 15:17

骑楼下面的行人路产权究竟属政府抑或房屋业主?
如果属业主,则业主可将行人道围起来不让人行;如果属政府,则业主的二楼侵占了公共土地。

作者: 依慈    时间: 2013-6-23 16:50

当年读一中是住宿,回家要坐7分钱公交车.当年认为很奢侈,鼓励练练铁脚板.于是一直循29中前往北拐再入恩宁路至宝华多宝长寿路出丰宁路(人民路)再到西门口或拐入光孝路或直入长庚路再到净慧路的家.要走50分钟.当年就盼有一个手表,尤如今曰想要一架宝马般.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3 20:20

秋实 发表于 2013-6-23 13:40
记得上中学时,每天返学的路上,有同学从清平路开始,叫上要好的同学三三俩俩地一齐返学,途中主要是走在有 ...

我见到的623路都是烂渣渣的,没照片里这么漂亮,不知道还以为照片是上下九呢。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3 20:22

秋实 发表于 2013-6-23 13:40
记得上中学时,每天返学的路上,有同学从清平路开始,叫上要好的同学三三俩俩地一齐返学,途中主要是走在有 ...

那,秋实姐姐有没有在623路与站长惊鸿一瞥啊?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3-6-23 20:56

623路,印象最深的以前的蓝鸟冰室。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00:42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您是1998年经过六二三路吧,这一年六二三路骑楼在一个星期内就被拆完,是全国拆迁速度最快的工程。文化,文明,历史也一齐拆掉了。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00:49

回复 老杨 的帖子

那间冰室卖的红豆雪糕,红豆雪条(四分钱一条)是我的最爱。夏天经过实会买来食。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00:53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除咗返学,很小会企在街上。放暑假去做"四路军"和后来的"八路军"。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00:56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我若果是您; 我想要一辆单车,好过要手表。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01:00

回复 LiDeJi 的帖子

属政府的,有人扫街的。文革时见条颈上挂住个木板的人抓住大掃把扫地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01:02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六二三路“周总理早说过,要好好保护六二三路”

1999年初,广州内环路施工,”沙基惨案”发生地的六二三路沿线建筑,包括完整的骑楼和“蓝鸟冰室”等众多老字号被拆。当时汤国华看到报载:六二三路骑楼在一个星期内就被拆完,是全国拆迁速度最快的工程。汤国华看了后气愤地说:“这是一个耻辱!周总理早说过,要好好保护六二三路。”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3-6-24 02:06

老杨 发表于 2013-6-23 20:56
623路,印象最深的以前的蓝鸟冰室。

是不是昔日老杨拍拖约会的老地方啊?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3-6-24 02:21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01:02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六二三路“周总理早说过,要好好保护六二三路”

今天,正是6月23日,记得读小学时每年的这天,学校都组织师生们前往新桥脚623纪念碑前扫墓,缅怀先烈,少先队员在队旗下宣誓:。。。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做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今天想起仍觉感动,也许是为逝去的岁月而感动。
今时今日,有多少人还会记起623这个日子?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这段含冤历史?相信很多北方人根本就不知道623路的命名是怎么回事,而623纪念碑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为城市兴建搬来搬去,童年的记忆也逐渐模糊了。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02:46

回复 路过蜻蜓 的帖子

6.23这个特别的日子只有我们这一代人会永远留在记忆里。这条路和这条路上历史...。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3-6-24 08:43

路过蜻蜓 发表于 2013-6-24 02:21
今天,正是6月23日,记得读小学时每年的这天,学校都组织师生们前往新桥脚623纪念碑前扫墓,缅怀先烈,少 ...

真的忘记了谢谢提醒!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3-6-24 08:45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00:49
回复 老杨 的帖子

那间冰室卖的红豆雪糕,红豆雪条(四分钱一条)是我的最爱。夏天经过实会买来食。

后来还卖起了云呑面。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3-6-24 08:59

六二三路居住着不少我的小学,中学同学和校友!上一中读书时候,先在清平路的一档小食店(陈塘南街口对正),食过白粥斋肠粉早餐,就沿六二三路返学了。后期买了一辆红棉牌私家车,才结束步兵行动!从大同路开始,已经无瓦伞头,每天来回两转。在署天、雨天的确难頂!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3-6-24 09:16

我家是四层的建筑物,当年上天台可以睇见文化公园和白云山,更听到大钟楼的钟声。而返乡下就在大钟楼的对面码头坐船。

       秋实校友当年应该是住在镇安路东侧吧,或者说是单号门牌。那时娱乐活动少,晚上上天台看看文化公园篮球场的比赛也是一种乐趣了。

作者: 经历    时间: 2013-6-24 09:42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01:02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六二三路“周总理早说过,要好好保护六二三路”

汤国华是谁啊?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3-6-24 10:34

本帖最后由 LiDeJi 于 2013-6-24 10:35 编辑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01:00
回复 LiDeJi 的帖子

属政府的,有人扫街的。文革时见条颈上挂住个木板的人抓住大掃把扫地


伸出来的楼层占用了政府地的空间,起码两条柱就占用了政府1平方米多土地,点计数!?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4 10:55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3-6-24 09:16
我家是四层的建筑物,当年上天台可以睇见文化公园和白云山,更听到大钟楼的钟声。而返乡下就在大钟楼的对面 ...

咁叫秋实姐姐发张相片俾你,睇下以前在天台又冇远眺到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4 10:57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00:49
回复 老杨 的帖子

那间冰室卖的红豆雪糕,红豆雪条(四分钱一条)是我的最爱。夏天经过实会买来食。

我细个都中意食红豆雪条,当然红豆批更好食,但要贵很多,1毛钱一条咖。发现嗰时物价长期稳定,好似咁多届食的雪条都系4分钱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4 10:59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00:53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除咗返学,很小会企在街上。放暑假去做"四路军"和后来的"八路军"。

梗系唔系讲企喺街啦,讲紧嘅系“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啊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4 11:00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00:56
回复 依慈 的帖子

我若果是您; 我想要一辆单车,好过要手表。

梗系,有部单车可以满城飞,手表冇乜用。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3-6-24 11:37

老杨 发表于 2013-6-23 20:56
623路,印象最深的以前的蓝鸟冰室。

我表姨在这间冰室工作,每次我去到,叫她一声“表姨”,她就比条绿色的雪条我吃,好记得啊!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3-6-24 11:40

623路,一条历史悠久的路,还记得在“三家巷”“苦斗”里描写抗英游行的片段吗?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3-6-24 12:00

LiDeJi 发表于 2013-6-23 15:17
骑楼下面的行人路产权究竟属政府抑或房屋业主?
如果属业主,则业主可将行人道围起来不让人行;如果属政府 ...

     当年不太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像623路整条路的房子,基本上都被国家没收了,没有什么私人产权的房子。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3-6-24 12:43

回复 路过蜻蜓 的帖子

呵呵,还真不是。
是因为,在一中有一年去电池厂学工,回家的时候路过蓝鸟,进去吃了雪糕,然后就起身走人,忘记付钱了,走到半路才觉察到没有给钱,吓了一身汗!
所以印象深刻。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3-6-24 12:44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你早40-50年告诉我就好了!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3-6-24 12:45

回复 秋实 的帖子

红豆雪条,确实好吃!
作者: LiDeJi    时间: 2013-6-24 13:53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3-6-24 12:00
当年不太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像623路整条路的房子,基本上都被国家没收了,没有什么私人产权的房子。

的确,五、六十年代很少听说有私人产权楼房的。
作者: 橡草    时间: 2013-6-24 14:24

老杨 发表于 2013-6-24 12:43
回复 路过蜻蜓 的帖子

呵呵,还真不是。

宜家畀番都唔迟,不过要计番利息噢!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3-6-24 16:15

回复 橡草 的帖子

人家已经关门大吉了。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3-6-24 20:07

老杨 发表于 2013-6-24 12:44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你早40-50年告诉我就好了!

呵呵~你回来,我买明治雪糕任你吃。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3-6-24 20:09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好,多谢先!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21:49

回复 经历 的帖子

汤国华,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岭南建筑研究所主任,建筑学博士,岭南建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从平移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堪称广州织造业活化石的锦纶会馆,到修缮中国最大的石制哥德式建筑天主教圣心大教堂;从抢救广州六二三路沿线骑楼建筑到保护建于明代万历至天启年间的海珠赤岗塔,汤国华一直在拯救岭南建筑的路上奔走。
作者: 69届新生    时间: 2013-6-24 22:26

白跑了,汤教授做总书记就有用...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22:31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嘉嘉姐姐,那特殊的年代,能看到象《三家巷》、《苦斗》这种禁书真的不简单呢。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22:33

回复 69届新生 的帖子


作者: 嘉嘉    时间: 2013-6-24 22:38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22:31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嘉嘉姐姐,那特殊的年代,能看到象《三家巷》、《苦斗》这种禁书真的不简单呢。

不是的,在文革前这些不是禁书,在学校图书馆就可以借到的。我们在图书馆阅读过许多的世界名著。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4 23:10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姐姐不简单我是文革开始读书的,一年级都冇读,第二年就照升级。十年读书的黄金季节,基本上是学工学农学兵。文革结束,我们毕业,真无奈。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09:21

嘉嘉 发表于 2013-6-24 20:07
呵呵~你回来,我买明治雪糕任你吃。

我又去.gif 我报名:炼乳夹心


图片附件: 我又去.gif (2013-6-25 09:20, 6.9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www.gzyzxy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zOTB8MGU2OTRhNmN8MTcxODU4OTMzNXww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09:22

老杨 发表于 2013-6-24 20:09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好,多谢先!

独食难肥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09:24

嘉嘉 发表于 2013-6-24 22:38
不是的,在文革前这些不是禁书,在学校图书馆就可以借到的。我们在图书馆阅读过许多的世界名著。

嘉嘉姐姐就好啦,到咗我哋嗰个时候乜都禁晒咯,搞到我乜书都冇得睇,仲要靠梦想将来拥有一间图书馆以便行到边都有书可睇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09:26

秋实 发表于 2013-6-24 23:10
回复 嘉嘉 的帖子

姐姐不简单我是文革开始读书的,一年级都冇读,第二年就照升级。十年读书的黄金 ...

咁有冇毕业证?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09:32

老杨 发表于 2013-6-24 12:43
回复 路过蜻蜓 的帖子

呵呵,还真不是。

你就满足一下美女,交个故事啦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09:37

路过蜻蜓 发表于 2013-6-24 02:06
是不是昔日老杨拍拖约会的老地方啊?

不消说,蜻蜓美女当年肯定在那里勉为其难地消灭掉不少雪球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5 10:42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有。我老爹捧着毕业证话,这么多年终于有张毕业证书。我初中无毕业证,连我大哥毕业都无毕业证。街道在第一时间赶我大哥落农村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10:56

秋实 发表于 2013-6-25 10:42
回复 如梦令 的帖子

有。我老爹捧着毕业证话,这么多年终于有张毕业证书。我初中无毕业证,连我大哥毕业都 ...

好彩,可以三位一体轮流使用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5 12:20

回复 chenxiaoshan 的帖子

我家不在镇安路。我家坐东向西,文园在我家的东面,那时从天台向东望,直望是文园,左望是白云山,右望是南方大厦。七十年代初还听到大钟楼的钟声。后来; 望向文园的方向被建筑物阻挡,钟声也听不到了。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5 12:30

回复 老杨 的帖子

我果届的同学也去过广州电池厂学工。吾知点解,一餐午饭可以食一斤粮票(那时一个月才21斤米票),妈妈话我象个发水面包。赶紧返乡下用布票换些米以解粮荒。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3-6-25 13:04

如梦令 发表于 2013-6-25 09:37
不消说,蜻蜓美女当年肯定在那里勉为其难地消灭掉不少雪球

小时候,我在蓝鸟隔离买过酸萝卜,酸黄瓜,还喜欢在对面那家饼铺买6分钱的蝴蝶酥。长大后,也曾在隔离卖过洗头水,那时的洗头水都参水卖的,顾客都是拿个空瓶子到店里打,可能站长也帮衬吾少,不知道现在头发能保住多少?还卖过鞭炮,逢年过节,生意好到忙不过来,经常计错数,那时算帐还是打算盘的哦。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3-6-25 13:30

路过蜻蜓 发表于 2013-6-25 13:04
小时候,我在蓝鸟隔离买过酸萝卜,酸黄瓜,还喜欢在对面那家饼铺买6分钱的蝴蝶酥。长大后,也曾在隔离卖过 ...


      小时候“帮衬”得比较多的有这么几家店,1,蓝鸟冰室,靠东面的厅是吃冰的,西面的厅是吃面条的,中间是卖冰棍的,2,清平路口的水果店,因为常年没什么水果卖,所以就以卖“咸酸”为主,蜻蜓姐姐恐怕就是在这里买酸萝卜的;3,清平路的文具店,4,还有就是水果店对面的食品商店,这是我最常光顾的地方,进去后,左边是卖面包糕点,还有奶粉(如果有得卖得话)、可可粉之类的,正面是卖饼干糖果的,右面是卖香烟、火柴、汽油(打火机用)和酒水,除了帮父亲买香烟、汽油以外,我自己也经常拿着一角几分钱,在那里计算着到底是买两根香蕉糕好,还是买10颗糖好?其实在文革期间,蓝鸟冰室门口的那档猪红汤档也是很吸引我的,每逢经过,看到那锅里漂着的那块肥猪肉,都忍不住要咽口水。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13:35

路过蜻蜓 发表于 2013-6-25 13:04
小时候,我在蓝鸟隔离买过酸萝卜,酸黄瓜,还喜欢在对面那家饼铺买6分钱的蝴蝶酥。长大后,也曾在隔离卖过 ...

酸萝卜、酸黄瓜、蝴蝶酥我细个都中意。唔食雪糕?文科生计数正确肯定唔正常。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3-6-25 13:37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3-6-25 13:30
小时候“帮衬”得比较多的有这么几家店,1,蓝鸟冰室,靠东面的厅是吃冰的,西面的厅是吃面条的,中 ...

对了!记起那间文具店了,店面很小,只有两个阿姆做售货员,但很好人,店虽小,但里面货品齐全,一有零用钱就爱上这里花,买个笔刨铅笔什么的,还爱上这儿挑手巾仔。还有饼铺隔离的合作社,经常故意过马路打酱油,随便左逛右逛。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3-6-25 13:39

如梦令 发表于 2013-6-25 13:35
酸萝卜、酸黄瓜、蝴蝶酥我细个都中意。唔食雪糕?文科生计数正确肯定唔正常。

我初中毕业就食大锅饭了,没有你们大学文科生甘巴闭。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3-6-25 13:44

秋实 发表于 2013-6-25 12:20
回复 chenxiaoshan 的帖子

我家不在镇安路。我家坐东向西,文园在我家的东面,那时从天台向东望,直望是文 ...

     呵呵,那你住的地方真的有点特别,按方向来说,你家是在623路和杉木栏之间,这样才有可能向正东方向看到文化公园,但你家不在镇安路,而镇安路的房子很多也是四层楼的,这样就会挡住从你家天台看文化公园的视线,除非你家天台东面刚好对着文化公园篮球场的西门出口。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5 13:52

回复 路过蜻蜓 的帖子

你讲的那间文具店是在近六.二三路果头的清平路吧。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3-6-25 13:57

回复 chenxiaoshan 的帖子

比个提示你,70年代初在六二三路与沙面桥有一幢大楼是军区大楼,最高处还装有天线,有无印象?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3-6-25 14:05

秋实 发表于 2013-6-25 13:52
回复 路过蜻蜓 的帖子

你讲的那间文具店是在近六.二三路果头的清平路吧。

是的,在清平路。对了,清平路和梯云路交界那间小食店时时帮衬,卫生差点,但从来未试过吃完肚子痛。吃碗汤粉5分钱,加碟过水芥兰一毫子。
作者: chenxiaoshan    时间: 2013-6-25 15:45

秋实 发表于 2013-6-25 13:57
回复 chenxiaoshan 的帖子

比个提示你,70年代初在六二三路与沙面桥有一幢大楼是军区大楼,最高处还装有天 ...

       镇安路与电车总站之间?
作者: 如梦令    时间: 2013-6-25 20:24

路过蜻蜓 发表于 2013-6-25 13:39
我初中毕业就食大锅饭了,没有你们大学文科生甘巴闭。

邓伯伯原意就是想让你们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
作者: 平凡人    时间: 2013-6-25 21:38

我认为拆623路是错了,应该拆623路骑楼以北的烂楼作开路,留骑楼原貌作咖啡店,酒吧,休闲怀旧地,623惨案惨死的50多人就在死于调源街口,我原住楼楼下,现在没了。(谁签名批拆的打入十八层......)
作者: 路过蜻蜓    时间: 2013-6-25 21:48

chenxiaoshan 发表于 2013-6-25 15:45
镇安路与电车总站之间?

莫非姐姐的窗口在“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大标语牌之上?




欢迎光临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友会论坛 (http://www.gzyzxyh.com/) Powered by Discuz! X1.5